高效生物载体填料的作用原理
1、BOD5去除原理
高效生物载体填料采用特殊材质,具有亲微生物性和亲水性,比表面积大、挂膜速度快和操作简便,其表面很容易形成高效的黏着性生物膜。
污染水体和高效生物载体填料表面生物膜的接触过程中,通过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传质、分解等环节,对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转化。
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一部分被微生物分解和转化,最终形成各种代谢产物(CO2、H2O、矿化物等),同时为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提供能量;另一部分有机物被微生物同化形成新的微生物组分,最终高效去除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
2、总氮去除原理
在高效生物载体填料基于短程和同步硝化反硝化机理去除总氮,在生态基表面形成生物膜的一个断面上,由外及里形成了好氧、兼性厌氧和厌氧三种反应区。从而为氨化、硝化、反硝化细菌群落繁殖以及藻类生长创造适宜的条件,这种特征是非常重要的。
高效生物载体填料按照脱氮原理,以微生物的结构组成为蓝本研制的高效脱氮载体,亲水亲微生物性好,基于亲和微生物性,生态基载体对专性菌的选择固定化作用好,尤其是参与脱氮过程的硝化菌和反硝化菌。 生态基从外至内,挂膜均匀,形成溶解氧梯度,生物膜外层为好氧菌、中间为缺氧菌和内层为厌氧菌,形成无数个微观的A2/O工艺,发生短程和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从而高效去除总氮。
3、总磷去除原理
高效生物载体填料表面的微生物(如高效聚磷菌)过量摄取水体中的磷并将其同化为自身结构或转化为稳定的矿化组织,沉积在底泥中,抑制其再释放至水体中。
4、悬浮物去除原理
悬浮物分为有机组分与无机组分。通过曝气沉砂可去除大颗粒无机组分,微细不易沉淀的胶体颗粒通过高效生物载体填料生物接触氧化,去除小颗粒无机组分及有机组分:高效生物载体填料水下散开的帘状绒毛结构,有效增加了胶体颗粒与生物载体的接触面积,通过营造平缓的水利环境,增加了颗粒物与生物膜的接触,促使曝气沉砂部分未去除的小颗粒悬浮固体在此接触过程中充分沉降。
另外高效生物载体填料具有很好的粘附与吸附作用,悬浮物中的有机组分被活性生物膜粘附,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进行分解转化,从而得到去除。
5、重金属去除原理
高效生物载体填料对矿物质、重金属具有超强的吸附和富集作用。一方面填料表面附着的大量微生物在与污染物充分接触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和富集重金属;另一方面填料表面的生物膜产生大量的生物絮凝剂,将重金属充分絮集。
相关资讯
同类文章排行
- 新型生物活性焦吸附再生技术的应用范围
- 高效生物载体填料的技术特点
- 高效生物载体填料介绍
- 高效生物载体填料的作用原理
- 颗粒生物焦介绍
- 活性炭吸附装置的除污吸附类型
- 椰壳活性炭在废气处理中的应用
- 活性炭吸附装置的除污原理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